天康儀表電纜安裝使用
一、纜線的敷設和支撐保護方式
1、纜線敷設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
(1)敷設電纜時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0℃。
(1)纜線的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
(2)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固定時,松緊應適度。
(3)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
(4)電源線、信號電纜、結絞電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他弱電系統的纜線應分離布放。各纜線間的zui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在同一線槽內的不同信號、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纜,應分類布置;對于交流電源線路和連鎖線路,應用隔板與無屏蔽的信號線路隔開敷設。
(5)纜線布放時應有冗余。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6m,工作區為0.3~0.6m;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5~10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
(6)纜線的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非屏蔽4對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4倍,在施工過程中應至少為8倍。
②屏蔽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6~10倍。
③主干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10倍。
④光纜的彎曲半徑至少為光纜外徑的15倍,在施工過程中應至少為20倍。
⑤纜線布放,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纜線的支點相隔間距不應大于1.5m,布放纜線的牽引力,應小于纜線允許張力的80%,對光纜瞬間zui大牽引力不應超過光纜允許的張力。在以牽引方式敷設光纜時,主要牽引力應加在光纜的加強芯上。
⑥纜線布放過程中為避免受力和扭曲,應制作合格的牽引端頭。如采用機械牽引時,應根據纜線牽引的長度、布放環境、牽引張力等因素選用集中牽引或分散牽引等方式。
2、預埋線槽與暗管敷設纜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敷設管道的兩端應有標志,表示出房號、序號和長度。
(2)敷設暗管時宜采用鋼管或阻燃硬質PVC管。布主放雙護套線和主干纜線時,直線管道的管徑利用率應為50~60%,彎管道為40~50%,暗管布放4對對絞電纜時,管道的截面利用率應為25~30%。
(3)預埋線槽宜采用金屬線槽,線槽的截面利用率不應超過40%。
3、設置電纜橋架和線槽敷設纜線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纜橋架宜高出地在面2.2m以上,橋架頂部距頂棚或其他障礙物不應小于0.3m。橋架寬度不宜小于0.1m,橋架內橫斷面的填充率不應超過50%。
(2)電纜橋架內纜線垂直敷設時,在纜線的上端和每間隔1.5 m處應固定在橋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設時,在纜線的首、尾、轉彎及每間隔3~5m處進行加固。
(3)電纜線槽宜高出地面2.2m.在吊頂內設置時, 槽蓋開啟面應保持80mm的垂直凈空,線槽截面利用率不應超過50%。
(4)布放線槽纜線可以不綁扎,槽內纜線應順直,盡量不交叉,纜線不應溢于線槽,在纜線進出線槽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垂直線槽布放纜線應每間隔1.5m固定在纜線支架上。
(5)在水平、垂直橋架和垂直線槽內敷設纜線時,應對纜線進行綁扎。4對對絞電纜以24根為束,25對或以上主干對絞電纜、光纜及其他信號電纜應根據纜線的類型、纜徑、纜線芯數分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于1.5m,扣間距應均勻,松緊適度。
(6)建筑群子系統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墻壁及暗管敷設電光纜的施工技術要求應參照郵電部《市內線路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電信網光纖數字傳輸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定》的相關規定執行。
4、電纜沿支架或在線槽內敷設時應在下列各處固定牢固:
(1)電纜傾斜坡度超過45°或垂直排列時,在每一個支架上。
(2)電纜傾斜坡度不超過45°且水平排列時,在每隔1~2個支架上。
(3)和補償余度兩側以及保護管兩端的*、第二兩個支架上。
(4)引入儀表盤(箱)前300~400mm處。
(5)引入接線盒及分線箱前150~300mm處。
5、線槽垂直分層安裝時,電纜應按下列規定順序從上至下排列:
(1)儀表信號線路;
(2)安全連鎖線路;
(3)交流和直流供電線路;
二、其他要求
1、電線穿管前應清掃保護管,穿管時不應損傷導線。
2、信號線路、供電線路、連鎖線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儀表信號線路,應分別采用各自的保護管。
3、儀表盤(箱)內端子板兩端的線路,均應按施工圖紙編號。
4、每一個接線端子上zui多允許接兩根芯線。
5、導線與接線端子板、儀表、電氣設備等連接時,應留有適當余度。
6、對電纜端頭和中間接頭的基本要求:a.導體連接良好; b.絕緣可靠,推薦采用輻照交聯熱收縮型膠絕緣材料; c.密封良好; d.足夠的機械強度,能適應各種運行條件。
7、電纜端頭必須防止水及其它腐蝕性材料的侵蝕,以防因水引起絕緣層老化而導致擊穿。
8、電纜的裝卸必須使用吊車或叉車,禁止平運、平放,大型電纜安裝時須使用放纜車,以免電纜受外力操作或因人工拖動而擦傷。
9、電纜如因故不能及時敷設時,應將其放在干燥地方貯存,防止日光曝曬端頭進水等。
10、電纜安裝使用時應使用放線架,線纜的線頭應從線盤的上方引出,正方向放線。
注意:電線電纜安裝應由熟悉電線電纜性能的安裝人員或專職技術人員擔任。
B.電纜的敷設
1.敷設電纜時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7℃。
2.敷設電纜時應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設時應防止電纜之間及電纜與其他硬物體之間的磨擦;固定時,松緊應適度。
3.多芯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其外徑的6倍。
4.信號電纜(線)與電力電纜交叉時,宜成直角;當平行敷設時,其相互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
5.在同一線槽內的不同信號、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纜,應分類布置;對于交流電源線路和連鎖線路,應用隔板與無屏蔽的信號線路隔開敷設。
6.電纜沿支架或在線槽內敷設時應在下列各處固定牢固:
(1)電纜傾斜坡度超過45°或垂直排列時,在每一個支架上。
(2)電纜傾斜坡度不超過45°且水平排列時,在每隔1~2個支架上。
(3)和補償余度兩側以及保護管兩端的*、第二兩個支架上。
(4)引入儀表盤(箱)前300~400mm處。
(5)引入接線盒及分線箱前150~300mm處。
7.線槽垂直分層安裝時,電纜應按下列規定順序從上至下排列:
·儀表信號線路;
·安全連鎖線路;
·交流和直流供電線路;
8.明敷設的信號線路與具有強磁場和強電場的電氣設備之間的凈距離,宜大于1.5m;當采用屏蔽電纜或穿金屬保護管以及在線槽內敷設時,宜大于0.8m。
9.電纜在溝道內敷設時,應敷設在支架上或線槽內。當電纜進入建筑物后,電纜溝道與建筑物間應隔離密封。
C.其他要求
·電線穿管前應清掃保護管,穿管時不應損傷導線。
2.信號線路、供電線路、連鎖線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儀表信號線路,應分別采用各自的保護管。
3.儀表盤(箱)內端子板兩端的線路,均應按施工圖紙編號。
4.每一個接線端子上zui多允許接兩根芯線。
5.導線與接線端子板、儀表、電氣設備等連接時,應留有適當余度。
6.對電纜端頭和中間接頭的基本要求:a.導體連接良好; b.絕緣可靠,推薦采用輻照交聯熱收縮型膠絕緣材料; c.密封良好; d.足夠的機械強度,能適應各種運行條件。
7.電纜端頭必須防止水及其它腐蝕性材料的侵蝕,以防因水引起絕緣層老化而導致擊穿。
8.電纜的裝卸必須使用吊車或叉車,禁止平運、平放,大型電纜安裝時須使用放纜車,以免電纜受外力操作或因人工拖動而擦傷。
9.電纜如因故不能及時敷設時,應將其放在干燥地方貯存,防止日光曝曬端頭進水等。
10.電纜安裝使用時應使用放線架,線纜的線頭應從線盤的上方引出,正方向放線。
注意:電線電纜安裝應由熟悉電線電纜性能的安裝人員或專職技術人員擔任。